新 生 家 长 手 册
敬爱的家长朋友,您好!
欢迎您来到长江路幼儿园,在孩子跨入幼儿园的这一刻,他们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开始了。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能否获得良好的发展,不仅需要老师的精心教诲,还有赖于您的配合,可以说,家庭和幼儿园同步教育才能保证孩子身心和谐地发展。
为了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为您准备了这本小册子,这里介绍了有关幼儿园的基本知识,解答了家长关心的一些问题,对于家长了解幼儿园,配合老师教育孩子非常必要,所以,希望您认真阅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您的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一、关于幼儿园——我们希望您知道
与幼儿园教育工作直接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幼儿园主要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开展工作。
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什么?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有哪些?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含体育)、语言、社会、科学(含数学)、艺术(含美术、音乐)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怎样开展教育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园寓教育于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之中,而游戏是基本的教育活动形式。幼儿园开展教育,可以全班集体进行,也可以分小组进行,还可以个别进行。
幼儿园一日生活有哪些环节?
主要有这些环节:
7:40入园接待,晨间检查;
8:00——8:50 早餐;
8:50——9:30 早操;
9:30——11:20 教育活动、游戏活动;
11:20——12:00 午餐;
12:00——12:15 安静活动;
12:15——14:30 午睡
14:30——15:00 起床、整理、午点;
15:00——16:30 教育活动、区域游戏活动等;
16:30 开始离园。
这些活动环节因地域、季节、各幼儿园、各年龄班的具体情况会有所不同。
幼儿园有哪些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为了保证幼儿在园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幼儿园都建立了相关的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根据孩子的生理特点,幼儿园合理地安排幼儿一天的生活内容,幼儿园每天的伙食供应是两餐一点及餐前水果,每天必须睡午觉,一日活动时间六至七小时等。对各项活动内容都有质量指标。
营养保障制度:包括伙食费专用,制定带量食谱,每天测算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是否能保证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注意饮食卫生等。
体格锻炼制度:每天坚持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天做体操和活动性游戏,运动的强度和密度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等。
健康检查制度:包括入园前的体检,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视力一次;每天晨检,由老师检查幼儿当日的身体状况、卫生情况和有无带危险品来园。
预防接种制度:由保健老师提醒、督促家长按时到防疫站给孩子接种疫苗。
疾病隔离制度:为防止传染病在幼儿园中蔓延,幼儿园设有疾病隔离室,让生病的孩子在里面休息。同时也建议家长让生病的孩子暂时不要上幼儿园。
疾病申告制度:孩子生病,应将病情如实告知幼儿园,切不可因家中无人照看而不告诉老师实情,就把病儿送到幼儿园来。这样既耽误了孩子的病情,又会造成疾病传染。若孩子需在幼儿园服药,家长应在送孩子入园时,将幼儿姓名、药名、服用方法写在药品的包装袋上,交给老师。下午接孩子时,再将未服完的药品带回家。孩子的家庭成员或常接触的人患有传染病,要注意隔离、消毒、并及时报告幼儿园,以利于积极预防、观察、消毒、保护每个孩子的健康。
消毒制度:幼儿园按规定对活动室、寝室和幼儿使用的毛巾、餐具等进行消毒,也定时对玩具、教具等消毒。
请假制度:孩子生病或家中有事不能来园,需要向幼儿园请假,或用电话联系以便老师掌握情况,安排工作。
孩子接送制度:每天上午送孩子入园和下午接孩子回家时,要
二.关于家长——我们希望您做到
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做好入园准备?
1.心理准备
入园前3个月,家长要和孩子经常谈论幼儿园,可以谈自己小时候在幼儿园是如何的快乐;也可以谈邻居、同事家小孩在幼儿园的趣事;带孩子到幼儿园游玩,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小朋友学习本领、游戏玩耍的地方,在那里能够玩到许多新玩具、结交许多新朋友,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激起孩子想上幼儿园的愿望。
2.生活准备
会自己用勺进餐,克服要别人喂饭或挑食等不良习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服装鞋袜及其他用品;也可以准备少量的学习用品如彩色铅笔、油画棒等。给孩子穿着安全、舒适、便利的服装,不要佩戴有危险隐患的饰物、发卡等,以免发生幼儿误食、划伤等意外事故。鞋子最好是平胶底、布面的那一类,忌穿有跟的。在作息时间的安排上,应逐渐接近幼儿园的生活规律。此外,请给孩子备一套替换的内衣裤放在幼儿园的抽屉里,以便在孩子尿裤后及时更换。
3.交往准备
多带孩子到家庭之外的环境中去活动,多接触其他孩子,多和孩子讲有关独立、勇敢的故事或做一些相关主题的游戏。教孩子知道自己的名字,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如大小便、口渴、饥饿等,教孩子学会
孩子刚入园,一般会有哪些方面的表现?
一般来说,入园前上过托儿所的孩子适应起来较快,常与外界交往的孩子也较容易适应,他们在几天之内就会爱上幼儿园。而在家庭生活中过多娇惯、体质较弱的孩子适应起来较慢。这类孩子会出现哭闹、心事重重、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甚至尿裤子、不肯午睡和吃饭等情况,这些表现是正常的。在老师的精心照料下,所有孩子都会在一个月内适应并喜欢幼儿园生活,对此家长不必担心。
在入园的初期,家长送孩子时应注意什么?
家长一定要信
家长入园接送孩子的时候,自身也应衣着整洁,举止文明,不在园内吸烟、吐痰、乱扔杂物,不骑自行车进园,不酒后来园,自觉遵守合肥市民“八不”。爱护园内设施、花草树木等。每周一如遇幼儿园升旗仪式时,不要随意走动,自觉肃立。
三、关于家园合作——让我们齐心协力
为什么家庭应当和幼儿园合作共同教育孩子?
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都是有计划的,按照幼儿教育的规律进行的,并且使用全省统编教材。但是有关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的影响远远小于家庭的影响,而家庭教育如果和幼儿园教育不一致,就会削弱甚至完全抵消幼儿园的教育影响。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当主动和幼儿园合作,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教育。
幼儿园有哪些家园合作教育的形式?
主要形式有老师家访、接送孩子时的交谈、填写家园联系册、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园联谊活动、教育活动开放日、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出家教板报、家教咨询会等。
在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应该怎么样?
家长应该主动
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对幼儿园工作提意见或建议?
可以向孩子所在
家长委员会由哪些人组成?它的任务是什么?
家长委员会由各年龄班的家长代表组成,它的任务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督促幼儿园的管理工作。
四.家长关心的孩子生活问题
教师会采取哪些措施稳定幼儿的情绪?
入园前:老师家访,主动亲近孩子,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意。邀请孩子和家长来园,玩大型户外玩具,参加假日亲子园活动,参观班级的活动区,熟悉幼儿园环境。让家长和孩子跟班观摩半日活动,初步感受集体生活的基本环节和活动程序。精心布置环境,用明快新颖、富有童趣的环境吸引孩子。
入园后:开放所有的活动区角,并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任孩子自由选择活动。组织参观活动,如认识各种标记,熟悉班级各部位的功能,观察种植角、饲养角的动植物。开展生动有趣的户外活动,如玩大型玩具、做体育游戏。采用各种办法安抚哭闹的孩子,如果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随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如发红五星、小食品等。教给孩子在园生活的基本技能,如自己吃饭、穿衣、盥洗、如厕、睡觉等,同时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交往方法。孩子与自己喜欢的伙伴一起游戏,情绪很快稳定下来。开展大带小的活动,请大班的孩子和小班的孩子一起做游戏,给小班的孩子讲故事,带小班的孩子在园内散步、观察等。
孩子哭闹老师会多抱多哄吗?
一般不会。虽然老师不可能长时间地抱着一两个孩子哄。但老师会不时地招呼孩子参与班级活动,直到孩子慢慢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上,此时孩子会停止哭闹,渐渐地产生参与活动的意向和兴趣。家长不要把老师不多理会孩子的哭闹当
孩子要喝水、大小便怎么办?
刚入园时,老师会不时地提醒,小朋友也可以随时提出喝水、如厕的要求。过了一段时间,情况稳定之后有固定的时间去喝水、如厕,但小朋友如有要求仍可以随意去。
孩子不肯午睡怎么办?
老师不会强迫刚入园的孩子午睡,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诱导孩子入睡,如先随声附和孩子“等妈妈”的要求,请其安静地到床边坐下,等孩子有了睡意,再劝他睡到床上等。可以许诺不脱衣服,在他迷迷糊糊中,帮助孩子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午睡。当然,这个过程不一定在一天之中完成。
为什么应当准时接送孩子?
早晨8点左右,是幼儿园的晨间接待时间。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晨间检查,还组织幼儿参加一些游戏和体育活动,这是幼儿快乐一天的序曲,错过这个时间,对孩子调整情绪和接受教育不利。此外,准时入园(尤其是冬季)还有利于孩子意志品质和遵守纪律意识的培养。下午4点半至5点左右是离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