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
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科研 > 教师论文

小班幼儿劳动特点与指导

发布日期:2021-06-28 16:06 作者:张文婷 来源:天成分园 字体:[] [] []

劳动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经,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切实的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一、小班幼儿年龄及现状

小班幼儿年龄虽小,但部分幼儿已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而多数幼儿动手能力还是较弱,通过日常对幼儿的观察发现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1、自我服务劳动意识淡薄,依赖性强

     现在的家庭基本都一到两个孩子,加之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爷爷奶奶对孩子溺爱,日常完全包办孩子的饮食起居,或者嫌孩子动作慢,替孩子做。导致孩子自我服务意识丧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

1:我们班姜沐弘小朋友每次在吃到饼干、面包、酸奶等一些需要撕开袋子的食物时,都是皱着眉走过来说:“老师,我打不开”。每次我们都是一边示范一边告诉他,小手捏住袋子的封口处,一前一后慢慢撕开,看着已经打开的食物,他会点头笑着说:我知道啦,谢谢老师!”后来当再次发到袋装食物时他仍是拿起食物皱着眉头,直接跑过来说:“老师,我打不开!”

2:我们班李沐妍小朋友,由于家里有保姆,日常生活起居都由阿姨帮忙,慢慢的开始形成习惯,如果阿姨在家没有将饭端到面前就坐着不动,也不吃。

2、缺乏劳动经验和技能;对劳动没有兴趣,被动参与等。

幼儿缺乏经验,对劳动没兴趣,一方面由于家庭的溺爱和“超负荷”包揽,另一方面家长轻视劳动教育、重知识轻能力、劳动教育途径单一等原因,让幼儿丧失劳动的机会和体验,直接导致幼儿劳动意识和技能的缺失。

例:每次晨间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去帮助老师一起收玩具,因为大家都争抢着去送,我提议那就一人送一个,不用争抢,但是朱予桐却站在原地迟迟未动,并把自己手中的呼啦圈给别人送。再比如在家里解小便的时候都是由妈妈抱着,不然就弄湿裤子。

我们遵循小班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基础上,灵活转变传统劳动教育观念和模式,让劳动教育自然渗透幼儿一日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劳动,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因此我们在本学期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爱劳动为目标,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劳动感兴趣。

二、劳动主题活动中教师的支持与服务

1、鼓励幼儿尝试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及时给予肯定

如上述案例中的一直打不开食物包装袋的第一位小朋友姜沐弘。我们知道他的能力,很多事情明明可以自己做好,但总习惯等着别人帮助。而这次没有再理会,请他仔细看老师撕的动作提醒他要注意撕的方向,并引导他耐心尝试下。坐下来后使劲扯包装袋后看我一眼,皱着眉头,欲哭的表情,嘴里还一直说着:“我不会,我不会!”但一边又耐不住我的“不回应”。慢慢的也静了下来,不在急躁,开始尝试撕开,看到包装袋,一点点被撕开,他的脸上也扬起笑容。并举给我看他的成果。

2、多给予幼儿锻炼的机会

我们班得小朋友现在可以自己端毛巾、拉窗帘、拿碟、勺,喝水洒了时也知道要用抹布、拖把收拾干净。并且还有的小朋友愿意主动帮老师接杯水。别看他们现在这么能干,最刚开始也是不断的遇到麻烦,如午睡请朱予桐去拉窗帘,结果还有大片光亮透进来;请傅思齐去拿勺子,会把勺子散落一地;夏梓烁去拿抹布擦桌子,会把沾了水的毛巾拿着沿桌子滴到水池。像是告诉别人他的行动轨迹。尽管刚开始有很多的问题,但通过和孩子们不断地总结;请小朋友们发现问题,并提出他们想到的解决方法,从而慢慢进行调整,去注意,孩子们的能力也慢慢的在进步。变得越来越能干。日常生活中也是以能帮助老师和小朋友的忙而感到开心。甚至有时候没被请到还会很失落的问:“什么时候到我呀!”

3、给予适当的奖励,促进幼儿间的良性“竞争”

现在看到孩子不仅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很积极的做班级事,愿意助人为乐,身为老师真的很开心。孩子们之所以很积极并争着抢着做,是因为我们以劳动为奖励,表现好的小朋友才请他去,所以我们班小小朋友一直以帮助老师为荣。如:教学活动中不随意说话的连泽勋请他去拉窗帘;绘画时坐的最直的小朋友铺桌布,炫彩棒收的最好的小朋友去碟桌布;走路不追跑的李玟瑾去帮忙拿勺子;午餐中最快光盘的严晨熙、王初晓等小朋友去送勺子等等。而每次帮忙的小朋友也会得到小朋友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贴画和老师制作的毛根眼镜、戒指等等。

三、劳动主题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每月小班开展劳动主题活动

我们立足常态,遵循小班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基础上,转变传统劳动教育观念和模式,让劳动教育自然渗透幼儿一日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劳动,在劳动中学习、成长。本学期我们以月劳动主题为支撑,每周劳动为主题的课程形式展开活动。

如:4月《我的小手真能干》每周的穿脱衣服、叠衣服、穿鞋子练习到年级组的穿衣服大赛。5月《种种子》的认识劳动工具到自己播种,观察并记录、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6月《小小美食家》主题活动下每周自制美味食物等。从而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爱劳动为目标,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劳动感兴趣。

2.家园共育,积极参与“我是能干小宝贝”拍照打卡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家长的劳动意识也很关键,在部分家长的眼中,仍停留在:孩子还小,做不了和嫌弃孩子越帮越忙,自己还有打扫他们战场的观念里。而为了省麻烦直接代办,使得孩子听到太多否定也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年龄太小做不好,不如不做。所以在本学期我们通过美篇,群相册,放学沟通等方式分享,表扬幼儿在园的劳动日常,家长们也慢慢的理解、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并将他们的劳动片段发送至群里分享。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幼儿劳动教育得目的主要是从小培养他们爱劳动和爱劳动人民感情,学习初步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做家务,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也能使孩子们体会到爸爸妈妈日常劳动的辛苦,更能激发幼儿小主人的责任感。因此,相信幼儿能力,给予幼儿锻炼机会,遇到问题后不要给予指责而是帮助幼儿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使他们喜欢劳动,并在劳动中收获美好,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