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一个原则就是保教结合,保教结合的“保”就是保护幼儿的健康,然而,保育工作,并不只是外在的外界的预防、保护,还有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培育、锻炼、学习,这中间就包括着劳动。幼儿通过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身体的器官得到积极活动,以及进一步协调,促进四肢运动,增强器官功能等整体体质,从而拥有真正健康的体魄。
在幼儿阶段的劳动教育不仅对身体各器官、手眼协调能力、手部精细动作、大肌肉及大活动发展几个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对于幼儿促进生活自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帮助他人、积极参与各类活动等社会性发展都有着基础而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体现劳动教育呢?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1、劳动教育不是形式主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过,“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作为教师我们应做好本身工作,更好的引导幼儿、教育幼儿,多多的为幼儿们创建学习劳动智慧、感受劳动趣味、品尝劳动成果的学习环境。不断加强信念并向幼儿传承劳动精神,主要包含专注、勤劳、勇改、坚持,这些都需要在劳动过程中养成,并不是让幼儿听、看、说便可形成的。在实施劳动教育时,杜绝形式化,不应付一个活动而突发让幼儿被动劳动,而且需要有准备的、循序渐进的进行。应实实在在的为幼儿创设真实并且符合生活实际的体验环境,让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出力流汗,收获成果。
2、家园共育促进劳动意识
我们知道很多家长对孩子都是百般疼爱,从一定程度来过,他影响了孩子对劳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家长一定要转变家庭劳动观,形成正确的劳动育儿观迫在眉睫,我们也提倡家庭与幼儿园劳动教育步调一致,教育理念、策略共享,从小培养儿童形成自我服务、主动参与劳动,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等正确劳动观。
3、社区活动激发劳动热情
社区支持、社会认同也是转变家庭劳动育儿观和支持儿童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我们除了劳动主题日活动,还参加组织形式的体验小小兵春游活动,在各个环节,劳动运作都贯穿其中,为儿童创设劳动实践机会。我园周边社区环境较接近自然,希望接下来的活动孩子们可以走进室外,用各种形式体验劳动的乐趣。
我想只有家庭、社会和学校统一观念,共同营造“劳动从小做起,劳动最光荣”的氛围,有正确统一的劳动观念,才能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
二、劳动教育渗透班级主题活动
为积极引导幼儿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幼儿最基本的劳动习惯,结合我园《基于劳动教育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我班在本学期陆续开展关于劳动的相关主题活动。
1、幼儿参与劳动主题活动
例如四月的“了解父母的职业”,即知道父母的职业与劳动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云视频、现场体验等)感受每个职业的工作内容,在前期对父母职业的调查中,孩子们知道邵靖博父母是做汽车销售的,他们们对汽车非常感兴趣,于是联系邵靖博父母后,我们一起去了汽车店进行参观、学习,在了解销售这个职业的辛苦后,孩子们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送给他们。
五月的劳动主题活动为“书香伴我成长”,结合建党100周年,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了红色革命故事,艰苦奋斗的年代使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创造出今天的美好生活,孩子们深受感动。亲子合作完成了制造小红军书,充分体验亲子一起劳动创作的乐趣。同时孩子们也在书章、书签、修补图书等一系列活动中感受了劳动的魅力。
任何作为人的劳动,都是有意识地创造性活动,需要手眼、大脑的参与。任何一项,哪怕最简单的劳动都包含着一定的劳动知识、技能。在6月的“劳动小能手”活动中的分享环节,孩子们对于劳动工具的使用及创造有自己的想法。就班级植物角的工具来说,如果只用这几样工具进行植物的浇水、施肥工作,是不够孩子们使用的。于是他们开动小脑筋,刘一诺说:“天气太热了,楼顶菜园子的菜都快干死了,但是我们去浇水,水壶太少了,这样一点点接也很浪费时间,怎么办呢?”罗一涵说:“那我们就多找一点可以接水的容器,瓶子也可以吧!”“好办法,我们可以试一试。”于是,孩子们在家里收集了许多废旧的塑料瓶,一起给楼顶的菜园进行浇水,每人一个“水壶”,很快就浇完了水,节省了很多时间!同时,废旧塑料瓶也有了大用处,非常节约环保。我们还对班级其他劳动工具进行了扩充,例如簸箕、垃圾桶等。
2、我是值日之星
班级值日生活动我们一直在开展,孩子们知道值日是为大家服务的,并且能够在值日过程中树立为集体服务的自豪感。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们在值日的当天,自己的言行举止会比平时更加认真、细心,是在为让他人以自己为榜样的想法而努力着。值日生的内容也从一开始的协助老师分发玩具、勺子、浇水等简单的任务到现在孩子们积极主动地要帮助大妈妈挂毛巾、扫地。一直不断地在提升,可见孩子们在值日工作是有进步的,值日生活动得开展也是成功的。
3、节日中的惊喜安排
本学期母亲节、父亲节,我们送给了父母不一样的亲子手工,在贺卡后,孩子们放了很多的兑换券,这些兑换券是关于家务劳动的,例如: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刷碗、浇花、择菜等等,爸爸妈妈可以随时与孩子进行兑换,亲子互动的同时也让孩子自觉的、乐意的融入到劳动中。咱们班的家长都说这样的方式很不错,既有创意又能够调动孩子做家务劳动的积极性。
4、劳动意识贯穿一日活动
劳动意识的养成,我们班在中班下学期较为明显,孩子们早晨进入班级的第一件事是前往植物角给植物浇水,在自由活动时间,自觉的给班级图书区进行整理和收纳。手工绘画过后残留的垃圾,也能够主动快速的扔进垃圾桶。已经有一种老师不用提醒也能积极为班级服务的劳动意识了。
从以上几点看来,在幼儿园里劳动相关的主题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而孩子们在过程中有成长有进步就是活动的最初目的,也是劳动教育工作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抓住契机锻炼幼儿劳动能力
中班孩子对事物的探究能力较为强烈,他们乐于体验和探究感兴趣的事物。父母和老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他们会在积极而有成就感的劳动体验中成为劳动者和生活的创造者。
1、家长对幼儿参与劳动的支持作用
一次谈话活动中,我班有一位家长将孩子在家刷碗的照片上传到群内进行分享,家长们络绎不绝的夸赞这位孩子优秀,同时也对孩子在家是否要进行家务劳动进行了一番讨论。航航妈妈说:“我向来是鼓励孩子做家务的,因为家是爸爸、妈妈和宝宝共有的,那么每个人都有义务维持这个家的干净、整洁、和谐,孩子也不例外,我会让他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是非得让他能有多能干,把一张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我的出发点,是让他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大人的辛苦,同时也是培养他承担责任的表现。”晗晗妈妈说:“我也是这么认为,前两天我的腿受伤了,晗晗在家主动帮助我做了很多家务劳动,只是桌子擦得不是那么干净,但是我一直鼓励她,重复几次后,我觉得她现在真的很不错。”
随着生活的富裕和改善,现在很多父母和祖辈都很溺爱孩子,错误的认为“劳动等于贫穷”,每天茶饭端到嘴边,纽扣脱落也是急忙扣起,都不会让孩子自己去试一试,实际上,这都是在剥夺孩子的探究权,孩子失去了感知劳动的机会,这样的孩子往往连自己的事情自己都不会做,更别说能够有在看见路边的垃圾及时捡起或是帮助他人的一些表现了。现如今,我们缺的就是父母要改掉过度包办的坏习惯,允许并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抓住任何一个教育契机,激起孩子内心的责任感。在孩子尝试自己劳动的时候,不要打击他,嫌弃他笨、慢,这样孩子本来的激情可能一瞬间就会消失,甚至会讨厌劳动。反之,可以在孩子做完之后,给出一点建议,帮助他下次做得更好。只有做过家务,能独立管理自我的孩子,才能明白做好这些事情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才能懂得父母日常的辛苦与不易,懂得体谅他人。
2、教师从幼儿劳动过程中抓教育契机
在班级,教师要给幼儿创造锻炼的机会,当幼儿主动要求帮助老师做事时,教师不要认为会给自己添麻烦,应该珍惜孩子的积极性,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例如,有一次值日生帮助大妈妈端饭菜,不小心把一碗饭撒了一地,当时我见着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他热爱劳动的优点,从此以后,这个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更乐于助人,班上的小朋友也更乐意为他人做事了。通过这件事,幼儿懂得了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且光荣的事。当然,在教育过程中,光有鼓励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幼儿,多给幼儿锻炼的机会,例如午睡前床铺的整理,可以请孩子协助进行,在一边看的过程中一边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形象树立正确,就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本学期劳动教育内容的开展还是不错的,但是有的地方仍需进步和提高。希望接下来的大班生活孩子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爱劳动的精神,创造属于我们的劳动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