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
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科研 > 教师论文

浅谈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策略

发布日期:2021-07-22 19:47 作者:秦丽娜 来源:长幼总园 字体:[] [] []

浅谈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

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张文倩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形式,在这种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意愿进行构思、构造,表现一定事物的形态。特别是小班刚入园的幼儿,他们刚入园不久,对集体生活处于适应阶段,有的幼儿有建构的经验,有的幼儿甚至不认识建构材料,面对花花绿绿的各种建构材料吸引着他们的眼球,他们都想占着一堆的积木、插塑材料放在自己的面前不停地摆弄着,有的会将材料反复地搭高――推倒,推倒――搭高,并十分满足地沉浸在这个过程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活动中还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兴趣容易转移,目的性不明确

小班年龄的幼儿的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凡是生动、活泼形象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的注意。因此在建构游戏中,他们没有自己明确的搭建目标,总是爱模仿别人,看到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到别人搭什么,自己就也搭什么。
而且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完全依靠外界环境与教学中提供的各种适当的刺激去建构。

二、畏难情绪明显,容易放弃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他们的独立性较弱,而且现在的幼儿在家父母包办代替多了,动手能力显得尤为缺失。因此,他们在建构行为上具有强烈的情绪性,畏难情绪有为明显,他们没有足够的耐心应对建构材料的插接、造型,只要遇到一点小问题,就会直接将手上未搭建成型的的物体拆掉,甚至不动手。甚至像有些幼儿若得不到老师及时有效地表扬,也都会立即失去对游戏的兴趣。

三、拼接不牢固,缺乏必要的建构技能技巧。

对于3岁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小手肌肉群还未发育完全,对于一些建构技能难以掌控,在游戏会经常听到“噼里啪啦”的倒塌声,他们的建构经验也非常的缺乏,搭出来的作品往往比较单一,立体感没有那么强,如他们搭房子时往往只是往上叠高,往往忽略掉像窗户、门这些细节的东西,而且喜欢模仿别人的作品,如见到旁边的小朋友搭了条长长的马路,自己也去模仿,缺乏主见,因而大部份幼儿是喜欢玩而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搭出好看的事物。

四、缺乏合作意识。
    小班幼儿在玩建构游戏的时候,经常是各自玩各自的,彼此之前缺乏交流,即使是老师布置了一个需要一起合作完成的主题,他们也不太会去分工,不会协商与交流,缺乏合作意识。

因此,教师对幼儿建构游戏适宜的指导,是发挥建构游戏教育作用的重要条件。教师指导建构游戏的基本要求是:既要让幼儿学习和掌握一些建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又必须保证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现状及幼儿几年龄特点,我们实施以下的指导策略:
    一、创设建构情境,激发建构兴趣
    兴趣是幼儿从事任何活动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兴趣可以吸引幼儿去参加各种活动,思考各种问题,小班幼儿刚接触建构游戏不久尚未掌握一定的建构技能,缺乏建构游戏的经验,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而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是关键,我们在开展建构游戏时,注意利用多种方法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起幼儿对建构游戏的兴趣。如:通过游戏。让幼儿愉快的认识积木,激发幼儿拼搭积木的欲望。积木颜色鲜艳,规格和形状多样,吸引幼儿的眼球,喜欢玩积木。为了跟方便于幼儿选择适合的积木进行拼搭,在学习技能之前,我们设计了《小小积木要回家》、《小小积木真好玩》等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的认识积木,了解积木的拼搭方法,为幼儿学习建构技能打下基础。

二、创设自主氛围,发展建构造型能力

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他们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他们按照目己的意愿,进行各种活动,身心处于积极活动的最佳状态。这时,他们最容易接受教育,也最能够表现和发挥自己。
    在建构游戏中,教师为幼儿创造轻松的建构环境,满足幼儿自我需要,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的获得成功,发展成就感。成功的体验会让幼儿不断进行探索,发现、感受建构作品变化多样的造型,体验颜色组合的不同,发展幼儿对作品欣赏的美感。教师还要给幼儿提供自主建构的时间,便于幼儿重复摆弄、随意建构,帮助幼儿发展在随意建构游戏中会感受到积木拼搭在不同位置上造型变化无穷的乐趣和促进幼儿手指灵活性的发展。在随意建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增强幼儿自信心,让幼儿对建构游戏更加感兴趣。

三、观察实物,促进幼儿获得新技能

例如:小班男孩子喜欢玩飞机、枪、汽车等玩具,我们就让幼儿把他们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幼儿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对实物的造型结构有了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再引导孩子离开实物发挥想象,进行动手建构,幼儿会乐此不疲拼搭出他们喜欢的物体造型,建构技能在无形中进步得到提高。
    四、师幼互动,提高建构造型能力
    由于小班幼儿喜欢模仿、追随老师的年龄特点,所以在建构游戏中教师以同伴名的身份参加到建构游戏中,这样既可以增加幼儿建构兴趣,同时可以观察到幼儿遇到的困难,给予适宜的指导。有些幼儿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教师细心的观察、适时的指导可以帮助幼儿克服困难,获得成功。这样不仅会使幼儿获得极大的自信和满足,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建构欲望,而且还会让幼儿观察到多种建构作品,同作之间互相学习、模仿、欣赏,感受其多变的造型,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建构游戏的指导方法要结合游戏的特点,更要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发展。教师的指导不但要结合游戏的情境和主题,更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的特点。有效的指导策略一方面推动了建构游戏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幼儿的建构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教师对于教学方法、技能灵活掌握的情况,体现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帮助幼儿游戏中细心、耐心、坚持性、不怕困难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