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
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科研 > 教师论文

探究小班创意戏剧游戏的实施策略

探究小班创意戏剧游戏的实施策略

发布日期:2022-03-23 09:08 作者:秦丽娜 来源:长幼总园 字体:[] [] []

探究小班创意戏剧游戏的实施策略

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  董雪慧


摘要:创意戏剧游戏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游戏活动,小班幼儿相比较中大班幼儿来说各项能力比较欠缺,所以对于小班幼儿在实施 创意戏剧游戏的过程中不但要结合《指南》考虑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兴趣出发,设计适宜丰富多彩的戏剧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戏剧活动,而且在戏剧活动过程中要调动幼儿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主动创意、自主表演,教师也可以利用适当的策略,如定格、照镜子、遥控器、静态画面等开展戏剧游戏,使幼儿真正成为戏剧游戏的主导者。

关键词:音乐创意戏剧、策略、小班

一、幼儿园创意戏剧的概念

以阅读为课程出发点,结合舞美,美术,音乐音效,文学等戏剧元素,渗透语言,美术,音乐,科学,社会五大教育领域的综合类的课程。

小班幼儿戏剧课程,可以以绘本故事为创作剧本,架构半开放的表演框架,通过开展主题系列活动和区域游戏,幼儿熟悉了故事、创编动作、表演,最终以音乐剧作为主题活动成果,向教师、家长和幼儿展示、分享的戏剧课程模式。

二、精心设计适宜丰富的戏剧主题活动

    (一)选择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兴趣的主题。

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喜欢表演等特点,在小班以情节简单、线索明确、对白重复、旁白多且有歌曲音乐加入的音乐剧为主,如可以选择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糖果乐园大冒险》、《小兔乖乖》、以及幼儿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儿童故事《下雪了》,合适有趣的绘本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而且也可以更好地推进戏剧游戏的进程,所以教师在对于小班的幼儿所选择的戏剧主题要适合小半年幼儿年龄特点及兴趣,教师在平常可以多收集一些有关小班幼儿的绘本故事。

(二)设计丰富多样的戏剧主题系列活动

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中可以根据绘本相关的领域内容进行扩展,如:在《好饿的毛毛虫》中可以探究以下内容:1)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它是怎样变成蝴蝶的?(2)涵盖了时间“星期”的顺序性。(3)毛毛虫的美食渗透数概念。(4)毛毛虫的“好朋友”等。我们可以将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等作为题材,结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及游戏活动进行整合渗透,设计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进行开展,但是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在开展丰富的活动过程中尽量不要使过程复杂化,简单、易懂即可。

(三)设计精彩的戏剧集体活动

幼儿园创意戏剧游戏以阅读为课程出发点,结合舞美,美术,音乐音效,文学等戏剧元素,渗透语言,美术,音乐,科学,社会五大教育领域的综合类的课程。所以在戏剧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以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开展。比如小班音乐戏剧游戏《是谁混在羊群里》,在音乐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模仿幼儿做出各种小羊的动作,利用一a到底的模式不断加深难度使幼儿学习音乐律动。幼儿学习了前段的动作再逐渐加深动作难度,利用有趣的故事情节推进戏剧游戏的进程。

在《好饿的毛毛虫》故事中也可以开展一系列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在语言活动《好饿的毛毛虫》中进行观察、倾听、讲述可以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变化;健康活动《爬呀爬》中,幼儿扮演毛毛虫在地上爬行、滚动,发展了幼儿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向前爬的动作;数学活动《认识星期》,我们可以结合故事段落 “毛毛虫吃东西”的情节,又结合自然角的劳作,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星期的概念。

三、准备丰富的区域游戏材料

   在区域游戏里也可以渗透戏剧活动。首先在班级区角需要创建一个戏剧角供幼儿进行戏剧活动。在戏剧角里还需要添加一定的表演工具,比如头饰、服装、小舞台等等。在游戏材料准备补充分的情况下可以以“以物带物”的形式进行游戏。比如幼儿玩音乐游戏《小花园》,他们可以用圈来替代花朵,玩种花和浇花的游戏;在表演游戏《三只蝴蝶》下雨的情节中可以玩打击乐《大雨和小雨》,用沙球和碰铃表现不同大小的雨声,使表演更加丰满;美工区,幼儿用海绵棒画毛毛虫、画蝴蝶、折花朵装饰演出海报。如音乐游戏《快乐的星猫》中可以用猫咪的头饰来装扮猫咪。如果开展音乐剧《糖果乐园大冒险》时,在美工区,家长和孩子们可以共同收集各种形状、材质的糖果纸、糖果盒等材料;在平时也可以用幼儿制作的泥塑棒棒糖投放到角色区中,开展角色游戏“糖果铺”。

四、主动参与,幼儿成为戏剧课程的主角

在戏剧活动过程中我们调动幼儿自主学习、自主表演、主动参与,让幼儿成为戏剧课程的主角,他们和教师一起参与剧情的创编、道具的制作、观众的邀请、剧场的演出等,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相关经验,更让幼儿感受到自主参与活动的快乐与幸福。
    (一)参与剧情改编
    我们与幼儿共同参与进剧本的创作中,要帮助幼儿加深对绘本的了解,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如绘本《三只蝴蝶》的剧情改编。我们可以利用早上入园和下午离园的时间,在阅读区陪伴孩子创编故事,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人物等说一说,把幼儿的语言记录下来。我们还可以组织开展了“小小故事会”活动,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大胆地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最后评选出一个创编最佳的故事。这样一本幼儿亲身参与创作的剧本,基本无需教师给幼儿进行讲解或者示范,甚至幼儿比教师更了解整个剧本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二)参与准备服装道具
    让幼儿自主准备表演道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幼儿自娱自乐的愿望,而且能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做事的计划性。创意戏剧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每个角色的造型、道具,需要的东西数不胜数,我们坚持自制原则,让孩子自己制作,这样不但降低了演出的服装成本,还大大增加了孩子们表演时的兴趣。
   (三)参与邀请观众
    音乐剧的表演离不开观众们的观看,如何邀请观众呢?怎样才能吸引观众的兴趣呢呢?其实这也不难,小班幼儿是可以自己介绍戏剧的名字以及简单的内容的。我们可以和幼儿合作制作了海报和邀请函,鼓励幼儿向别的小朋友介绍本次演出活动的名字,必要时还可以让小朋友们自己画一画说一说。如果想要更加新颖可以让幼儿穿上剧中不同角色的表演服,吸引其他孩子的注意,然后分发邀请函。这样的戏剧活动形式很好地使孩子们在各种游戏化的活动情景中,经历和体验了剧场活动的基本要素:宣传。
    (四)参与道具摆放
    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教师要相信幼儿,放手让幼儿自主。在戏剧展演中,小班音乐剧的道具孩子们自己也可以整理收放。不过对于各类道具的摆放教师要适当引导,多次重复摆放可以加深幼儿对于物品摆放的记忆力。

(五)参与简单的角色表演

在音乐剧的创编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不强制要求幼儿有规范的队形和优美的舞蹈动作,而是尝试将游戏和音乐剧结合,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自愿参与、自由想象,通过肢体、声势、语言大胆表现剧中角色。因此,我们选择的音乐绝大部分都是二段体结构,幼儿只有“听懂”音乐,才能够完美地“表现和创造”。比如集体教学活动《是谁混在羊群里》a段音乐过程中幼儿跟随教师做出小羊的造型动作,b段音乐“锻炼身体”的环节中,幼儿需要自己创编不同的锻炼身体的动作,比如:跳绳、攀登等一系列大幅度动作。《指南》中提出教师应该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因此,我们尊重幼儿的创作,不干涉,不修改,让孩子们自由表现。

五、小结

在对幼儿实施创意戏剧游戏的过程中要遵守两个“凡是”原则。

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一定让孩子自己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够体验的一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实施的前提是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为主线,然后运用戏剧元素、情节、场景、角色扮演、情感体验等元素用游戏化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小班幼儿较中大班能力较弱,我们在对他们组织戏剧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以及本班的幼儿的能力水平,让孩子充当游戏的主人,是整场戏剧的导演,这样的戏剧才可以突出幼儿的创意性以及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