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幼儿视角 创灵动环境
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天成分园 张文静
安吉幼儿教育模式是一场把游戏的权利彻底还给儿童的革命。游戏的材料、环境和时间都是儿童游戏的基本条件。幼儿园室外游戏材料、环境和时间的设置具有以下特点:游戏材料自然生态且探索空间无限,游戏环境具有多种特征且富有自然野趣,游戏时间充足且灵活。室内沿用室外的理念,最大程度地将室内空间留给儿童;游戏材料的使用充分开放,不受功能限制。这些理念和做法保障了儿童有东西玩、有地方玩、有时间玩,是幼儿游戏最合适的条件,为儿童构建他们的游戏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
游戏材料投放
一、材料的特征与种类
(一)自然生态
游戏材料是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材质生态、源自生活的游戏材料,让儿童对天然材质有了接触、体验的机会,同时来自生活的材料使儿童的游戏更真切自然。
游戏是儿童对生活的创造性表现。儿童往往喜欢将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当作玩具。安吉幼儿园课程游戏材料的研发正是依据了这一特点,将很多生活用具物品的元素运用到幼儿游戏材料中。相比那些专门设计制作的玩具,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材料让儿童有天然的亲近感。
(二)探究空间无限
1、可移动
游戏材料可移动的特点使其不局限在一个固定地方。相比固定设施,它们能灵活地支持儿童在不同游戏场景与情境中发挥想象,满足儿童的各种游戏需要。
安吉的游戏材料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了可移动性。
2、可组合
安吉游戏材料具有极高的可组合性。这使得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地创造和调整游戏场景,从而大大提升了游戏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安吉游戏材料的设计强调低结构化和高可变性,正是这种设计使得材料能够被幼儿所掌控,实现个性化的游戏需求。
在安吉游戏中,教师不再设计固定的玩法,而是提供原始和多功能的材料,如木板、梯子、箱子等,让幼儿自行组合和发明玩法。例如,幼儿可以将木板、木箱结合,创造出小推车;利用滚筒和木板可以搭建复杂的多关卡游戏。这样的组合不仅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还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材料种类
安吉游戏材料种类包括积木、滚筒、木箱、梯子、长板、轮胎等材料,以及教师自制或改进的具有挑战性的玩具设施等。这些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还赋予了孩子们自主创造和探索的空间,在“把游戏权利还给孩子”的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吉游戏材料的多样性体现在其来源广泛和类型丰富上。从废弃的轮胎到施工剩余的木板,再到自然界中的石头和树墩,安吉游戏将这些原始材料变为幼儿游戏的宝贵资源。这种创新不仅符合环保理念,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安吉游戏材料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玩具,更多的是将日常所见的物品纳入游戏中,使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和成长。
二、材料的投放与使用
(一)材料的投放方式
数量充足:为了满足儿童游戏的需要,材料数量充足是最基本的保障。充足的数量保证了每个幼儿都能找到所需的材料进行复杂的建构和深入的探索。例如,在结构游戏中,幼儿可以搭建出更为宏大和精细的结构,从而创造出更丰富的游戏情节。
分类陈列:安吉游戏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如积木、梯子、木箱、滚筒、长板、垫子和小车等。这些材料按种类分类陈列,同类材料又根据不同规格依次摆放,方便幼儿自主取用。这种多样化和有序的投放方式确保了每种材料都能被充分利用,支持他们在游戏中的不同需求。
可及可得:儿童游戏时选择何种材料,往往会受到材料是否方便取用的影响。因此,游戏材料的投放应当遵循就近原则,选择靠近游戏场地且方便儿童取用的位置陈列,保证儿童游戏时可随用随取。
(二)材料的使用
1、材料使用的开放性
不受限制使用:安吉游戏鼓励幼儿不受任何既定玩法的限制,自由地创造和调整材料的用途。一根绳子可以被想象成烤串的竹签,几块砖头可以变成烧烤台,这种开放的使用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室内室外融合:安吉游戏打破了传统游戏材料使用的空间限制。不论材料最初投放在哪个区域,孩子们都可以跨区域使用任何材料。例如,积木可以被拿到沙池里使用,或者将室内的书写工具带到室外辅助观察测量,这种室内外融合的使用方式大大扩展了游戏的可能性。
2、材料收纳、整理的自主性
安吉游戏重视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收纳和整理工作,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所有游戏材料都遵循“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的原则进行投放,确保幼儿能够顺利地将使用后的材料归位。这不仅提高了收纳效率,还加深了幼儿对分类的认知和学习。
游戏环境创设
一、自然野趣的游戏场
(一)原生态的自然元素
安吉游戏充分运用了原生态的自然元素,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充满自然野趣和探究可能性的游戏环境。安吉游戏在环境创设方面,特别注重引入自然元素,如沙子、水、泥土、植物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感官体验,还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园利用这些自然元素,创建了一个既安全又充满挑战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可以自由探索和自主游戏。
(二)多种地形特征挑战性
安吉游戏的环境设计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形,通过引入丰富的地形特征,为幼儿提供了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场景。在安吉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地形特征,包括土坡、沟壑、小山坡等。这些地形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探索性,还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运动和挑战体验。
坡地:土坡和斜坡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感受速度和动力的平台。孩子们可以在此奔跑、滑行,体验重力和惯性的影响,同时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墙面:幼儿园在室外游戏环境创设时,往往会忽视对墙面的利用。事实上,经过合理改造后,各种建筑外墙面也可以成为别具特点的游戏环境。当小木屋、玻璃落地窗、铺设白瓷砖后的教学楼外墙和园舍围墙等墙面,配备充足的水源、涂鸦工具材料后,多变的涂鸦环境就形成了。
沟壑:沟壑为幼儿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游戏方式。在这些沟壑中,孩子们需要学会如何安全地跨越或沿沟壑行走,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素质,还提高了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
平地:平地在安吉游戏中是一种极具多功能性的地形特征。由于其平坦的特性,它成为了开展各种运动和游戏活动的理想场所。幼儿可以在平地上自由奔跑、跳跃、投掷和追逐,同时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意构建空间。在平地上,孩子们可以搭建帐篷、小屋或堡垒,使用各种自然材料和工具来创造自己的小型建筑或艺术作品。与崎岖不平的地形相比,平地减少了幼儿在游戏中摔倒和受伤的风险,让他们可以更加自信和放松地参与各种活动。
固定设施:在幼儿园里,大型组合玩具被拆卸后的部件成了可移动的材料被再次投放到游戏场,使儿童可以自主选择使用。部分部件由于体积过大或质量过重,儿童无法自行移动,便被投放到草坪、小树林或沙水池等场地,作为非常实用且可以经常更换放置地点的固定设施。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各种可移动材料与这些有意思的多样空间进行互动和游戏。大树桩、巨石等固定设施,孩子们可以自由地与幼儿园的任何材料组合。只要孩子们感兴趣,这些设施本身也能成为儿童探索的目标。
(三)环境的开放使用
无边界的场地设计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不受物理边界的限制。这种开放性的空间布局不仅满足了幼儿对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需求,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安吉游戏场地功能的不限定体现在其设计和使用上的灵活性。场地不是被预先设定为特定用途,而是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天气条件等因素灵活调整。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体验,还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因为孩子们可以在一个环境中进行各种活动,如体能游戏、艺术创作等。
二、室外游戏的配套设施及装备
(一)材料收纳设施
室外游戏场中每个区域都提供了充分的游戏材料,因此,配套收纳设施就显得非常重要。安吉游戏中,,收纳设施都被就近放置在各个游戏区域周围。依据场地实际情况,有的设置在游戏场边,有的是固定设施,有的是可移动设施。按不同的材料特点,有的为收纳筐,有的为收纳架,这些收纳设施均按照儿童的身高、臂长设计相应的高度与深度,以方便儿童使用。
(二)清洁盥洗设施
游戏结束后,游戏材料需要进行清洁、整理,儿童自身也需要清洁。为了支持儿童自主做好游戏材料和自身的清洁工作,在各游戏区尤其是涂鸦区、玩泥区和沙池附近,安装了足量且适合不同使用高度需求的水池、水龙头或水管。充足的水龙头个数,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儿童的拥挤和等待。水龙头的多种高度既符合不同年龄段孩子身高的不同特点,又照顾到儿童洗手、洗脚等不同需求。
(三)保健防护装备
幼儿园配备保健防护装备,保障儿童室外游戏时的各种需求。室外游戏时,由于运动量加大,儿童需要脱衣服和喝水等。为了有序存放儿童必备的小水壶和脱下的衣服,幼儿园为每个孩子配备了小桶。这些小桶既能收纳孩子的水壶、汗巾和衣服及防晒霜等,又可以当作坐着休息的小凳子。在场地上配置了小推车来存放孩子的水壶。幼儿园还提供足够的手套等装备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用,进行自我保护。
游戏时间安排
一、游戏时长
在安吉游戏模式下,孩子们被赋予了充裕的时间去深入探索各种游戏和学习活动,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投入到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游戏中。有了更多的时间,幼儿可以尝试更多样的游戏组合,发掘新的玩法,以及更彻底地完成复杂的建造或设计项目。灵活的时间安排允许教育者根据每个孩子的需求和兴趣来调整日程,确保所有幼儿都能得到他们所需的关注和资源。
二、区域轮换
安吉游戏区域轮换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持续变化的游戏环境,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不断变换游戏区域,幼儿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游戏材料和环境,从而保持游戏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游戏区域的轮换周期通常为一月一次。这样的周期可以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在每个区域进行深入的游戏探索。
室内游戏环境与材料
一、班级游戏环境与材料
(一)陈列架与矮柜的摆放
在这些空间中,安吉幼儿园一般使用可移动的陈列架、矮柜等,分类陈列游戏材料。陈列架和矮柜在放置时,首先,尽量不遮挡墙面,把更多的墙面留给儿童展示游戏故事、记录等等;其次,尽量保证室内空间的通透和儿童活动的无障碍,最大程度地增加儿童集体活动的空间;最后,陈列架之间互不遮挡,张贴清晰醒目的收纳标识,便于儿童取放游戏材料和陈列游戏作品,充分保证材料“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
(二)动植物角的设置
走廊区域拥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因而非常适合种植各种植物、饲养小动物。每个班级相应的走廊中都整齐地放置着儿童带来的动植物,以及儿童在户外游戏中发现和捕捉的昆虫等小动物。为了方便儿童对动植物的观察与记录,植物角附近还投放了养护工具、观察与测量工具、记录工具等。
(三)材料投放方式的变更
与室外游戏材料的投放方式一样,室内游戏材料的投放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活动室和走廊等环境中的游戏材料也不再设定玩法和功能,而是以材料特征分为工具类、材料类、图书类、积木类等,分别陈列在收纳架上。这种材料投放方式避免了对材料使用功能的限定,为儿童创造性地使用材料提供了支持。与此同时,室内材料数量充足,种类丰富,使用方式完全自主。
(四)墙面创设
活动室和走廊墙面尽可能留白,用于展示儿童的各种记录和作品。天气记录、植物记录、阅读笔记、游戏故事等儿童的日常记录都会被收集与整理起来,展示在活动室和走廊墙面上。由于这些墙面内容来自儿童非常熟悉的游戏与生活,这样的环境创设提高了他们与墙面的互动频率与效果。
二、公共区域环境与材料
(一)公共区域积木区
积木以其独特的价值深受儿童喜爱。公共区域积木区的创建可为儿童增加更多玩积木的机会。
(二)公共区域图书区
公共区域图书区设置在独立的室内,有的设置在门厅、楼道转角等半开放的开阔区域。这些设置在家长与孩子来园与离园必经路线上的图书区,可以为亲子阅读创造机会。在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同时,也增强了家长陪伴儿童共读的意识。
(三)公共区域墙面
公共区域的墙面不仅是空间的组成部分,也是游戏和学习的重要资源。展示幼儿在游戏中创作的各种作品,如画作等。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精彩瞬间,展示他们参与游戏的情景。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对话、问题或感想,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和解读,帮助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
安吉游戏以“让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为宗旨。把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真游戏中,获得经验、形成根法、表达见解、究善规则,不断挑战,从而达到自身最大的潜能。教师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充分地探索,并体验游戏的乐趣。在活动中教师也在向孩子们学习,学习他们在自由游戏时间里冒险、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在教室里看不到的可能性。教师做到尽量不控制、不干扰幼儿的游戏,相信幼儿的才能和潜力在一次次的游戏中发生变化。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游戏的时间,期待着幼儿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