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乍暖还寒,是各类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儿童,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春季气温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这种不稳定的气候条件为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提供了有利环境。因此,在春季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儿童的日常护理,适时增减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等,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1.勤洗手:做好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返回或接触公共场所物品、脏东西后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和口。家长外出返回后要及时洗手。2.戴口罩: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正确佩戴口罩非常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超市、医院时要佩戴口罩。3.讲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在保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通风期间要做好保暖。4.少出门:流行高峰季,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区域,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亲密接触。5.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校园是人群密集场所,积极接种流感、水痘等疫苗,建立免疫屏障,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温馨提示
1、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会通过有趣的儿歌、生动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也别放过”,一首欢快的洗手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记住洗手步骤。七步洗手法,从掌心到指缝,从手背到手腕,每个部位都要揉搓到位,时间不少于20秒。饭前便后、玩游戏后、户外活动归来,孩子们都会自觉排队洗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能有效去除手上的病菌,大大降低传染病的传播几率,是守护孩子健康的一道坚固盾牌。
2、为确保幼儿的健康安全,老师们对家长和幼儿都进行春季传染病防控宣传,围绕“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开展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及卫生好习惯。
3、疾病预防季节交替时,传染病容易高发。幼儿园会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定期对活动室、玩具、餐具等进行全面消毒。紫外线消毒灯在放学后会对活动室进行照射,消灭病菌;玩具和餐具会经过高温蒸煮或专业消毒剂浸泡消毒。
同时,幼儿园会密切关注孩子们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有孩子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会及时通知家长,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此外,还会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渠道,向家长们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醒家长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做到家园共育,共同预防疾病。家长朋友们,幼儿卫生保健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在新学期里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