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心态的重要阶段。3-6岁是儿童期心理发育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抓住儿童期心理教育的黄金阶段,科学的对幼儿进行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的标准
01对生活充满好奇
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象力丰富。善于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02充满爱意和情绪
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
03眼泪和勇敢并存
跌倒或受点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不畏惧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
为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这样做
01耐心倾听幼儿,放下“身段”
有的家长总喜欢在幼儿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幼儿,这常常让幼儿难以接受。希望家长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幼儿,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跟幼儿说话。
02修针对幼儿的期望
不要总是要求幼儿按照成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幼儿痛苦,就连人大也会很痛苦。幼儿也是人,当然有他想做的事,因此,同幼儿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03丰富幼儿的社会交往
交往与沟通、分享与合作是幼儿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作为家长,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升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04教育幼儿学会接纳自己,释放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家长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
在幼儿心理健康方面应注意
01不过分地关心孩子
过分关心容易导致孩子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变得自私自利。
02不要贿赂孩子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03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要求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
04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
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05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
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06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引发骄傲的心理。
07不当众批评孩子
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08不要代替幼儿解决所有困难
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身教育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让孩子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