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是我国的特色民间文化,集结了“编”和“织”的技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也是一项精细的手工活动。为了让幼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天成分园大三班将编织活动有效地融入到班级课程中,一场妙趣横生的玉米叶金鱼编织活动,大三班教室温馨开展。
材料准备:
本次活动需要的材料有:玉米叶、剪刀。
探索玉米叶:
活动伊始,老师先展示了玉米叶这种自然材料,小朋友们的小手轻轻摸向摊开的玉米皮。指尖刚碰到,就忍不住发出“呀”的小声惊叹——玉米皮不像看起来那么光滑,表面有细细的纹路,摸起来软软的、有点糙。再把玉米皮凑到鼻子前轻轻闻,眼睛一下子亮了:“有太阳的味道!”还带着一点点甜甜的、像刚摘的玉米的清香。接着,小朋友们把玉米皮举起来对着光看,薄透的地方能看到淡淡的黄,厚一点的地方是深褐色,边缘还带着细细的毛边。试着轻轻拉了拉,玉米皮没断,反而有点弹弹的,有的小朋友还把玉米皮叠成小扇子,扇出的风都带着玉米的清香。
创作时光:
在实操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手工艺人”,专注地投入创作。有的孩子先将玉米皮对折,小心翼翼地缠绕固定鱼身;有的则专注于制作金鱼的“大尾巴”,把玉米皮剪成扇形,再轻轻展开,让尾巴看起来更蓬松;还有孩子发挥想象,用彩色马克笔在玉米皮上画出鱼鳞纹路,为“小金鱼”增添独特色彩。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耐心帮助动作较慢的幼儿调整编织力度,鼓励孩子们大胆创新。“老师你看,我的金鱼尾巴是三角形的!”“我给金鱼加了彩色的眼睛!”孩子们兴奋地分享自己的作品,活动室里充满欢声笑语。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玉米皮金鱼作品被展示在班级各处,成为教室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此次玉米皮编织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还让孩子们认识到普通的农作物废弃物也能变废为宝,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让孩子们在与自然的互动中收获知识与乐趣,传承传统手工编织文化。
撰稿:周艳
初审:张文静
复审:孙兰兰
终审:丁婕
编辑: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