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引领 趣玩扎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利用生活机会引导其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探究问题。一次自由活动时,孩子们对展示架上的扎染图案产生浓厚兴趣:“这块手帕的颜色好漂亮,像彩虹一样。”“这些花纹是怎么弄上去呢?”孩子们热烈的讨论,让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教育契机。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支持他们探索未知,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天成分园中六班开启了以“扎染”为主题的特色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传统艺术魅力,培养观察、想象、创造及动手能力,也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扎染艺术在幼儿心中扎根。
童韵扎染 趣享美创
本次《童韵 扎染》主题活动围绕玩色体验、扎染•初了解、扎染•初体验、扎染•再体验、扎染•趣无穷五大板块开展,在亲身操作与体验中提升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玩色体验中,孩子们通过亲身操作,直接感知水彩笔与纸巾碰撞后的魅力,孩子们的操作是随意而又释放的,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染色的美;在“扎染·初了解”中,幼儿设计图案、尝试扎染,聚焦“皮筋扎不紧”“布不会折”等问题,共同探索解决方法,学习橡皮筋扎结技巧,体验不同材料组合的扎染效果。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前期的学习经验发现新的扎染工具,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实践操作,发现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创造出不同的图案,尝试用多种工具组合的方式,创造出更多可变的花样。“扎染·趣无穷”板块则是涵盖“绘扎染”、“跳跃的舞者”“小小设计师”“创意玩扎染”等主题活动,以及丢手绢、揪尾巴、蒙眼摸人等传统游戏。活动中,教师以观察者身份,倾听幼儿对话,及时了解其需求并提供适宜支持。
扎染启智 童获美育
从初识扎染——走进扎染——体验扎染——创意扎染的探究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观察、探索。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搜集资料——解决问题这样过程,孩子们经历了从发现美、感受美,到表现美、创造美的全过程。这不仅使他们深刻体验到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起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自豪感,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促进了社会性的发展。
家园共育 布里生花
让我们将扎染的奇妙世界延伸到家庭!通过“扎染亲子共研行动”,邀请您与孩子一起动手体验,在亲子互动中发现传统工艺的魅力:
1.旧衣改造:收集孩子的旧T恤、小方巾,和孩子一起设计简单图案(如圆点、条纹),用皮筋扎结后,用食用色素或儿童染料染色,晾干后当作家居装饰或穿搭,既环保又能感受创作乐趣。
2.扎染书签DIY:准备硬卡纸或厚纸巾,亲子合作折叠、扎结,用彩笔或颜料染色,展开后修剪成书签形状,让阅读时光多一份专属创意。
3.扎染纹样探秘:和孩子一起用不同材料(如夹子、棉签、小石子)辅助扎结,观察不同工具留下的花纹差异,记录“我的扎染发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4.亲子扎染秀:完成的扎染作品晾干后,家长和孩子一起举办“家庭时装秀”,穿着自己的作品拍照留念,让成就感和亲子默契在欢笑中升温。
这些互动既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在园的扎染探究过程,也通过亲子协作深化幼儿对扎染的兴趣与文化认知,让家园携手成为传承传统工艺、助力幼儿成长的合力。
撰稿:张 雯
初审:张文静
复审:孙兰兰
终审:丁 婕
编辑:周 艳